A股“不死鸟”们的新称呼尚红网
现在A股里有100多家挂着ST或者*ST标志的股票,以前大家管这些股票叫“LJ股”(垃圾股),但现在它有个更文雅的说法,叫“风险提示股”。
“风险提示股”在证券公司的规定里,只要你多签一份风险认知书,就可以正常买卖了。你看,这些股票除了名字上多了几个帽子,其实跟普通的股票没啥太大区别,只要它的“壳”别掉了,照样该干嘛干嘛。
以前保壳的要求不高,所以有些ST股票就养成了每年都得保壳的习惯。要是把它们在A股待的时间拉出来看,你会发现它们戴帽的时间可能比没戴帽的时间还长呢。
而且这些股票都有个特点,每次眼看要退市了,总能奇迹般地活过来。比如*ST科新就是这样一位“保壳大王”,上市25年,其中有17年都挂着ST的帽子,要么在保壳,要么就是在保壳的路上。
所以啊,这些股票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,虽然看着不太靠谱,但总能折腾出点动静来。
*ST科新临退市前迎来90后实控人
哎呀,说到*ST科新啊,这公司最近真是麻烦不断。它戴上的那顶*ST帽子是在2024年5月,为啥呢?因为2023年的收入不到1个亿,还亏钱了。
按以前的规定,要是2024年还是这种情况,那它就得被踢出股市了。不过呢,今年监管那边把主板退市的标准改了,营收门槛从1亿提高到了3亿。这就相当于,*ST科新要想保住壳子,难度一下子大了好多倍。
更扎心的是,在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出来的时候,它的营收才3077万,这才完成目标的十分之一,眼看保壳的希望越来越小了。
现在退市新规这么严格,监管也说得很清楚,“谁该退就得退,一点都不能含糊”。大家都觉得,*ST科新这次基本上没戏了。
结果呢,没想到事情突然有了转机!在业绩预告公布半个月后,*ST科新突然来了个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,一个90后的年轻老板接手了公司。这消息一出,媒体都炸锅了,都在问:“这个时候买这种快退市的股票,这不是找死嘛?”
*ST科新的“不死鸟”传奇
哎呀,没想到啊,换了老板才三个月,*ST科新突然就交出了让人震惊的成绩单。前三季度的收入一下子飙到了1.57个亿,而且利润也扭亏为盈了。这还没完呢,再过三个月,到2025年1月的时候,*ST科新发布2024年的业绩预告,说全年营收预计会在3.1亿到3.8亿之间,利润预计能达到3500万到4200万。这下不仅收入超过了预期,连利润都转正了,那两个可能导致退市的条件也就都不成立了。新老板可真是厉害,简直是妙手回春啊!
等到4月底,只要年报最终审计结果一出来,*ST科新就能光明正大地申请摘帽了,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“保壳”大戏。
说到不死鸟,你们知道吗?在中东有个传说,说有一种鸟叫不死鸟,每隔几百年就会自己烧死一次,然后身体化成灰烬,但很快又会从灰烬里重生,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尚红网 ,永远不会死。
*ST科新这些年上市的经历也够神奇的,从普通股票变成*ST,再从*ST变回普通股票,反反复复好几次,这种生命力简直就像不死鸟一样顽强。
不过呢,*ST科新可不是天生就那么顽强的。其实刚上市的时候,它可是被叫做“晋商第一股”,是大家眼中的希望之星呢。
昔日辉煌:天龙大厦的崛起与挑战
1985年的时候啊,在山西太原的迎泽大街旁边,开始建一栋高楼。这栋楼可不是普通的楼,是计划盖成当时太原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大楼。
这个工程干了三年,到1988年才完工,最后给它起名叫天龙大厦。这楼可不简单,不仅能买东西,还能休闲娱乐,放到现在可能不算啥,但在那时候绝对是超前的。
这大楼模式设计得好,经营管理也给力。1988年12月正式开业后,当天就创下太原最高的单日客流量,后来慢慢就成了太原人最爱去的购物天堂。
到了1990年,天龙大厦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.87个亿!在太原那是没人能比得上,在整个山西省也是第一名,就算拿到全国去比,也能排到前列。
服务百姓,重振晋商
90年代那会儿,全国都在忙着把百货大楼改成购物中心,竞争特别激烈。虽然天龙大厦所在的太原人口不算多,但人家靠的是眼光独到,一直稳居全国大型商业企业的前50强呢,其中在1997年的时候还排到了第35名。
大家都知道,晋商以前可是中国十大商帮的老大,不过那都是古代靠着盐和票号辉煌过的。到了新时代,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,晋商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。
所以负责经营天龙大厦的天龙集团就提出一个理念叫“服务百姓,重振晋商”。他们决心通过天龙集团让晋商以前的风光重现江湖。
晋商第一股”的沉浮史
2000年的时候,天龙集团成功在A股上市了,之后就被媒体称为“晋商第一股”。后来大家知道的*ST科新,其实就是天龙集团的前身。
其实啊,要是按上市的时间来看,天龙集团可不算山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。山西汾酒、兰花科创这些公司都比它早上市呢。
不过嘛,因为天龙集团承载着振兴晋商的期望,所以媒体就给它封了个“晋商第一股”的名号。
可谁也没想到,从它上市第二年开始,这希望就破灭了。
2001年,天龙集团亏了6800万;到了2002年,亏得更多,达到了1.4个亿;紧接着2003年,就被戴上了*ST的帽子,成了“披星戴帽”的公司,变化太快了,简直让人措手不及。
从这时候开始,天龙集团就一直在忙着打“保壳战”了。而且在这期间,还上演了一系列跨界转型和并购的大戏。
从2003年到2024年,天龙集团先后涉足数码、电子、文旅、装修这些行业,甚至还差点把跳孔雀舞的杨丽萍的公司给收购了。
可是呢,每次转型都没能成功,公司一直在ST和非ST之间来回折腾,就像开头说的那样,不是在保壳,就是在去保壳的路上。
跨界失败?年轻人接盘装修巨头
当然啦,也有几次挺接近成功的例子。比如说2020年的时候,有个跨界装修的故事。深圳的一个装修老板黄绍嘉接手了公司,还带来了装修相关的资产,所以公司名字也改成了现在的“科新发展”。
人家刚接手那一年,业绩可真是不错,营收直接干到了11个亿,利润也达到了5600多万,这俩数字一出来,直接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。不过呢,风光没多久,就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动荡给搞砸了。
大家都知道啊,在深圳有不少装修老板都被恒大坑过,但科新发展跟恒大没啥关系。不过它也没躲过去,被另一个搞房地产的大佬坑了,就是深圳那边的姚振华和他的宝能地产。
宝能地产可是科新发展的头号大客户。后来宝能系出了问题,“爆雷”了,科新发展自然也跟着倒霉。到了2023年,公司营收只剩下7000万,还亏得一塌糊涂,所以就有了前面被*ST(也就是被特别处理),然后新老板来收拾烂摊子的那个桥段。
在A股市场里,敢接手装修公司的基本都是国资背景的,像建艺集团和宝鹰集团就被卖给了珠海国资。那些找不到买家的公司,要么直接退市,比如洪涛;要么破产重组,比如广田智能。像*ST科新这样被私人收购的情况还真是不多见。
至于*ST科新是怎么起死回生的,肯定跟新老板有很大关系。但是呢,在这个新老板的公开资料里,完全找不到跟装修业务相关的信息。
只知道啊,*ST科新的实际控制人现在叫连宗盛,是潮汕人,1993年出生的,今年才31岁。他以前的经历主要是做财务投资,完全没有做过实业。
专访赵薇前夫黄有龙:宗盛娱乐靠家族集团?
媒体说连宗盛是二代尚红网 ,他背后可能有一个家族集团撑腰。不过呢,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,*ST科新能不能真的甩掉“保壳王”的这个称号啊,还得花点时间才能看得出来。
尚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