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9日,2025年“黄河之声”系列音乐会首场活动——“龙都新韵”国乐赏听会在濮阳市开德中学举行。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、市文联、市文广体旅局联合主办,华夏卫风乐团与开德中学共同承办,以国乐为载体,深度诠释黄河文化时代内涵,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视听盛宴。市政协副主席张焕军、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岳春青及市文联、市文广体旅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活动。
国乐华章奏响黄河文明新声
赏听会在气势恢宏的原创合奏《龙魂》中启幕捷希缘,古钟磬鸣与现代编曲交织,勾勒出黄河奔涌的壮阔图景。据主持人介绍,本次音乐会延续“黄河之声”品牌“双结合”特色,既通过《卫风诗韵》《国乐古韵》《荧屏新韵》三大篇章展现专业艺术水准,又创新融入校园美育实践,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。
展开剩余66%溯源卫风古韵 谱写时代新篇
第一篇章《卫风诗韵》以卫风乐团原创编曲的《桃夭》《木瓜》《燕燕》三首诗经作品,再现濮阳作为春秋卫国都城的文化底蕴。指挥马飞执棒演绎捷希缘,将3000年前的婚俗礼仪、君子之交与离别诗情娓娓道来,被誉为“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”。
第二篇章《国乐古韵》集中呈现中国古老乐器魅力:中原吕氏埙派传人史启亮以6700年历史的埙乐奏响《楚歌》,箜篌版《春江花月夜》重现盛唐雅音,古琴《醉渔唱晚》勾勒水墨意境,竹笛《鹧鸪飞》与二胡《赛马》更以现代技法赋予传统曲目全新生命力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乐团复原的贾湖骨笛演奏片段,让8600年前的黄河文明之声在当代舞台重生。
古今交融创新 礼赞奋斗征程
第三篇章《荧屏新韵》突破传统框架,《枉凝眉》《五百年桑田沧海》等影视金曲经国乐改编焕发新声,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与流行歌曲《在水一方》的跨时空对话,尾声曲目《我的祖国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
随着《龙魂》旋律渐远,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文化盛宴圆满落幕。现场观众纷纷表示:“从骨笛到箜篌,从《诗经》到红歌,这场音乐会让我们读懂了黄河,更看见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。”
来源:文艺科 韩利/图捷希缘
发布于:北京市尚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